日前,南京大學犯罪控制與預防研究所與南京市鼓樓區紀委、檢察院共同推出全國首本《公職人員職務風險自評手冊》。測評者回答完手冊中的34個問題,算出得分,即能瞭解自己的職務犯房屋二胎罪風險。(12月31日《人民日報》)
  預防職務犯罪,這一直是紀檢部門相關課題研究人員的重要研究對象,因為做好事前預防,總比事後再用黨紀國法來“治病救人”要強很多,所以,世界各國對於怎麼從個人自律吳哥窟層面進行職務風險提醒的研究一直在進行,而南京大學的這項研究,可以說也是一種職務犯罪風險提醒的形式,但至於效果怎麼樣,還是要結合現實的社會情況以及當前職務犯罪發生的動因來看。
  從媒體報道的內容來看,該本手冊主要包括風險的自化療飲食我認識、風險的自我評估和風險的自我控制三大內容。其中,自我評估是核心,分別對犯罪動力、心理調適、心態、潛意識等五類心理因素進行評估。當五類因素都測評出處於高風險時,那說明測評者正在逼近甚至已經犯罪。
  單純從評估內容上來看,這個評估手冊所涉及到的職務犯罪的要素已經非常租辦公室齊備,基本上如果一個人對照這樣的手冊真實的給自己打分,可能從評估的分值上也能反應一個人目前對待職務犯罪的風險和“收益”的權衡,但是這樣一個風險自測的冊子不能從根本上起到提醒或者是警醒的作用,因為除了一些激情犯罪的刑事案件,大多數職務犯罪以及經濟犯罪,在犯罪分子實施犯罪之前,大部分人都是對風險和“收益”進行過預估的,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評估了風險大小之後才實施的犯罪,也就是說他們對於自己因職務便利而產生的犯罪後果其實在心底是有預估和心理準備的,當然個別抱僥幸心理以及法盲除外。
  因此,對於預防職務犯罪,最重要的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怎麼給潛在具有犯罪可能的公職人員以自我心理上的提醒,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怎麼“織網”上,把監督和紀檢之網織得越密實,我們的公職人員就越安全。人性是靠不住的,靠教育和警醒也靠不住,最可靠的是制度,用制度管人,比天天在掌握重要權力資源的買屋人面前提醒都管用,比把公務員弄到監獄聽落馬廳官現身說法都強,所以,預防職務犯罪,還是要在怎麼讓人不敢犯罪,沒法犯罪上下功夫。
  《公職人員職務風險自評手冊》這樣的心理測試的小玩意兒,作為一項研究在心理學層面討論討論還可以,實操恐怕還是收效甚微,因為在缺乏剛性制度有效監督和懲罰的環境中,人性中的貪婪足可以讓人衝破一切對未來的擔憂和恐懼,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蘇曉倩)  (原標題:《公職人員職務風險自評手冊》能否起到提醒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tkdzsepulk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